5年来,该模式已招生近2万,辅导5000余高职高专生获自考本科文凭
从2016年起,广西大学停止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双证班”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助学脱产班的办学。早在2015年,广西大学还解除了与3所违规办学高职院校自学考试专本衔接试点的合作办学合同。广西大学这一系列举动,引起社会关注。
专本衔接:
构建人才培养“立交桥”
2010年7月,我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与教育厅,为学有余力的在校高职高专生,开了一盏专本衔接的“绿灯”:在进行专科学习的同时,在本科高校助学辅导下,参与自考本科考试。合格者可获自治区自考委颁发、主考高校副署盖章的自考本科毕业文凭,并可申请学士学位。
作为首批自考专本衔接试点办学高校,5年多来,广西大学助学辅导5000余名高职高专生获得自考本科文凭,其中获得成人教育学士学位2400多人。专本衔接的初衷,是利用自考灵活开放的特点和普通高校学科优势,打通不同教育形式间衔接和沟通的渠道,构建人才培养“立交桥”,这也是西大多年来努力的方向。
通道:
提高学生素质 拓宽就业渠道
今年20出头的胡宇扬,家在区内某县,打从上学开始,就梦想成为一名公务员。2011年高考时,小胡发挥失常,最终被录取到南宁学院的一个专科专业。从踏进学校的那天起,小胡认为自己已经和公务员这个行业渐行渐远,毕竟很多单位考试招聘,都需要本科文凭。
上了大半学期的课后,小胡发现事情又有了转机:南宁学院畜牧兽医专业老师,给他推荐了广西大学专本衔接项目,可以在专科学习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本科知识,毕业后可以获得专科学历与自考本科文凭。
本专科可以一起读?经向南宁学院校方咨询核实,小胡最终拿定了主意参加。对于这种模式,他也有清醒的认识,所谓的“专本衔接”,是指符合条件的高职高专院校组织在校学生,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主考高校(以下简称主考高校)的指导下实施助学辅导,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专业的考试,为高职高专在校生提供接受继续教育和取得高一层次学历或第二专业学历的机会。
经过主考高校和高职高专院校的悉心辅导,2014年,小胡最终通过了自考本科的所有课程,顺利拿到了自考本科文凭。而在当年的公务员考试中,小胡也如愿以偿,成为了家乡基层单位的一名公务员。
优势:
学习效率更高 质量更好
事实上,胡宇扬仅仅是众多自考专本衔接试点模式的一名普通受益者。仅仅广西大学一所高校,截至2015年底,与区内高职高专院校开展自考专本衔接试点合作办学招生已涵盖建筑工程等41个自考专业。在5年办学时间里,该校共计招生1.9万余人,已毕业5000余人。
除广西大学外,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等区内高校也开展了自考专本衔接试点办学,与传统的自考本科相比,这种模式到底有何优势呢?“学习效率更高,质量更好!”面对这一问题,广西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苏兆成回答得相当简练。
苏院长进一步介绍说,利用普通高校的学科优势,结合高职高专院校的办学特色,专科本科课程可以同步开展,专本衔接专业计划分为沟通课程、衔接课程、实践与应用课程。专本衔接学生在专科阶段已学过的、与本科课程名称相同或相近的公共政治课和公共基础课为沟通课程,主考高校承认成绩及学分;相比普通自考生的孤军奋战,专本衔接学生均为在校专科生,有主考高校和高职高专院校更优秀教育资源注入,制定更为完整的助学辅导计划,更严格的考试、考勤要求,更优质的师资助学辅导,更多的实践与应用课,同时,不以自考成绩为唯一标准评价学生,平时表现也占到一定比例,更能反映考生的综合能力。
举措:
加大力度规范合作办学
打着名校幌子招生,故意模糊自考性质,学生在主考高校寄读……南国早报记者了解到,个别衔接高校和社会机构违规操作的行为被媒体曝光,引来一些人对于专本衔接模式的质疑。
对此,苏兆成坦言:自考专本衔接试点是自治区教育考试部门推出的一项顺应广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政策,但少数高校和中介看到里面有利可图,在执行政策时违规操作,招生行骗。在广西大学和个别高职高专院校的合作中,也出现过类似问题。
“自考专本衔接试点毕竟是新生事物,出现问题不可怕,但一定要有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方法,确保好的政策落到实处。”苏兆成说,发现这些情况后,2015年,广西大学解除了与3所违规办学高职院校自考专本衔接试点的合作办学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