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教授于丹在央视百家讲坛讲《庄子心得》时,曾引用一则寓言。说的是一只羚羊自以为是世间跑得最快的动物,但乌龟却不大服气,非要和羚羊比试。于是它们决定比赛,看到底谁跑得快。第二天一早比赛开始了,满怀信心的羚羊箭一般窜出去了。它奔跑了一段,停下来,得意地问:“小乌龟,你在哪儿呢?”突然听见前面不远的草丛中,乌龟慢吞吞地回答:“我在这儿呢。”羚羊很奇怪,怎么在它之前呢,便继续奔跑。又跑了一段,他问:“小乌龟,你跟上我了吗?”前面的草丛中又传来小乌龟的声音:“我已经超过你了,你赶紧跑吧!”这个羚羊开始惶惑了,又一会,乌龟还是比它早几步。羚羊最后在极度沮丧之中,跑到了终点。羚羊没拿到冠军,冠军被乌龟获得了。
于丹披露这里的秘密,是头一天晚上,乌龟就把它的整个家族都调动起来了,然后在它要经过的路上,每隔不远就藏一个乌龟,也就是说十几只乌龟分别在路上领先几步的地方等着,羚羊跑到哪儿一问,就有一只乌龟应声而答,说我超过你了,其中早早有一个就在终点。而最后羚羊就败给了这样一个假象,它真心地承认自己失败了。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实力固然重要,但有时智慧比实力更重要!”于丹教授如是说。
于丹所讲的故事,可以说是中国现实情况的一个反映,但是她所得出的结论是错误的。乌龟依靠违反规则的技巧,击败了羚羊。但是我们的国人应该学习这种智慧吗?中国人不乏小聪明,他们可以在一些小打小闹的问题上取得所谓的胜利,但是在国际竞争的场合依靠这样的小聪明能行吗?
谁都知道任何比赛都要讲规则,它讲究的是公平竞争。而乌龟凭借它的兄弟姐妹外貌相似,利用羚羊对它的信任,玩弄阴谋诡计,获得了虚假的胜利。这样的胜利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吗?它能证明什么吗?除了说明乌龟的狡猾和羚羊的憨厚,什么也不能说明。在这个所谓比赛中,看不到裁判和观众,看不到制度和程序,与其说是一场比赛,不如说是一场儿戏。如果乌龟进入复赛,要和兔子,或和狐狸,再来一次比赛,乌龟还能取胜吗?一场没有裁判和规则的比赛能叫做比赛吗?
按照于丹教授的观点,一个毫无实力的考生走上考场,他就可以依靠舞弊赢得这场考试,他不但不应受到批评和处罚,反而要被称赞有“智慧”。依此推论,企业做假账是“智慧”,官员虚报政绩也是“智慧”,法庭做伪证也是“智慧”,侵犯知识产权的盗版行为也是“智慧”,在竞技场上注射兴奋剂也是“智慧”,只要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上世纪50年代那些弄虚作假的浮夸风,将几亩田的稻子堆放在一块田里,赢得粮食产量的“放卫星”,也是可以提倡的了。世上一切制造假恶丑的人,也都是智慧的化身了。
在今天的中国,的确充斥着这种“智慧”。在一所学校,中青年教师渴望进步,不是刻苦钻研业务,努力搞好教学,而是找上层,通关系,跑路子,行贿赂,谋到一官半职。与此相应,班子考查,民意测验,也确实是走过场。学生参加高考,不论成绩如何,只要有条件的家长,都要在分数线一公布,到处找熟人,托朋友。我县曾经有一位领导干部,他的儿子本来成绩不错,凭其成绩完全可以录取到家长认可的学校,然而他让司机开着专车,足足跑了一个星期,花费不菲,最后仍然是回到他儿子开始报的那所学校,通通做的是无用功。一个清水衙门,本来有正当理由可以向上级争取有关资金,但是私人介入,打假报告,申请的金额是150万,单位和这位神秘人物六四分成,结果上面真的批了,但不是150万,而是15万。原来在中国,不是规则起作用,而是“潜规则”大显神通。而我们的学者,却在为这种植根于小农思想意识、利用市场秩序不完善而产生的极其有害的潜规则和不正之风,摇旗呐喊,推波助澜,著书立说。
现代社会是建立在规则之上的。把一切规则都打碎,只要你能耍小聪明,玩小技巧,那还要什么艰苦奋斗,要什么努力学习,要什么开拓创业,拿什么与国际接轨?然而问题恰恰就在于,许多国人在实际上就是按于教授所说的这种套路,来赢得表面的光荣,赢得阿Q式的胜利,为了某一纯粹是个人的甚至是卑劣的目的的实现,可以付出社会诚信的巨大代价,付出社会公德的巨大代价,而最后,是让整个国家为其后果买单!鲁迅曾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在于丹教授口里,这样的“中国的脊梁”被轻轻地一笔勾销了。
真正的聪明人,决不学乌龟的“智慧”。“乌龟”的做法,也决不是真正的智慧。离开规则的智慧,充其量是一种让人不齿的“狡猾”而已,甚至是一种邪恶。它可能会得逞于一时,却是上不得台面,进不了大场合,得不到真正的光荣。即使是生意场上,不遵守游戏规则的欺诈行为,决不可能拥有持久的客户,最终反而会使自己触犯法律。这种奸商一类的人,往往把自己的智慧估计得过高了。他们不懂得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道理。真正的聪明人会懂得学会游戏的规则,然后在游戏规则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出来。“既不能犯规,也不能犯傻。”这是北京奥申委秘书长屠铭德介绍的申奥成功经验之一。(广西大学自考网)如果说,在某一个时期,某些奸商钻国家政策的空子,利用市场经济秩序的暂时不完善,采取某些不正当手段,坑蒙拐骗,不择手段,暂时得到了某些利益,他们所赚的黑心钱,也是见不得阳光的。越来越多的人,将会拿起法律的武器,将他们推上道德和法律的被告席。我们的制度和规则也会越来越健全,少数人的奸诈行为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作为文化人,决不能向社会公众传授这一类邪恶的“智慧”,将人们引向违背和谐社会所需要的法制观念和规则意识的邪路上去,特别是不能把青少年引向不分美丑善恶,贪便宜、找捷径、图方便、搞歪风的邪路上去。